用一整天的時間看完「第59屆金鐘獎」(2024.10.19)最大贏家,許肇任、林志儒(2023)《有生之年》劇作。真心覺得前四集最為精煉,後面就有因為12集的影集條件,而將劇情節奏拖長的問題。雖然導演們有一定的年紀,但是對於生死的體會,年紀並不是必然條件。別離和悼念並非短短幾年便可以獲得撫平的事,詮釋太膚淺(可能是有意強調歡樂的調性),恐怕是最大的敗筆。
Netflix台劇《有生之年》金句:
「你就是想太多了啦!其實這個世界少了我們任何一個,也不會停止轉動。」
「有時候在生活當中,就是會給你一點感覺;然後那個感覺,會賦予你繼續活下去的動力。」
「有時候感覺到了,就會想要緊緊的抓住他,才不會活到最後,在你死掉之前,什麼都不記得而留下遺憾。」
「喜歡的東西,並不一定要握在手裡啊!遠遠看也是很美,就像那幅畫,三不五時看一下,人生好像就有希望。」
「沒有不可能,只有要不要。」
「她有沒有來都不重要了,我已經把我要表達的東西都表達出來。我沒有留下遺憾,而且那一刻,我感覺我活著。」
「你一定有什麼事情,是想要做但是還沒有做的。」
「看你未來自己想做些什麼就去做啊。」
「有時候你覺得困難,都是自己在嚇自己。」
「有錢不一定要花錢,在家裡不用花錢。」
「人生苦短,讓自己輕鬆一點。」
「能回家真好。」
「其實這段時間領悟很多道理,都跟這片大海有關。人生有潮起,就會有潮落,漲潮的時候,大海會把這邊全部蓋住,你什麼都看不到;潮落的時候,你就會看到很多東西。」
「我沒有說不是表示我沒有看到,媽媽什麼都有看到。我是想說你都長大了,有自己的生活,有自己的處理方式,所以我也不要再說了。 」
~2024.12.19
------十二月真的是耐力大考驗,做為博士生,自身有研討會論文截稿,期刊論文修改截止等涉及個人未來的事務。(如果是專任老師,應該還有研究計畫申請案截止)做為講師,既定的課程必須收尾,需準備期末考及作業成績,同時也要為來年整備。
大概是道行還不夠,最大的壓力來源,還是在於不可控的他者。在技職學校兼課,學生素質天差地別。到了學期末,課堂氣氛越來越浮躁,自己的耐性也快到臨界點。在期中考前,批改了兩份作文,超過半數抄襲之後,已經讓人大發雷霆。甚至懷疑學生根本不會用Word,字體顏色不同、字體大小不同、行間距不同、正體字與簡體字的轉換不完整,大大小小的低級錯誤,根本不需要動用專業,動用軟體,同學們互相批改,都可以判斷文章抄襲。
特別撥出一個週次,把「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」的影片當教材,用兩小時的時間講述何謂抄襲。據說當天教育部突襲蒞校督導,雖然不知道是哪門課被投訴,真希望他們在我的教室外停留,聽聽課程講些什麼,課堂遭遇什麼。面對即將到來的第三份作文,只想過完元旦再說。
對於作業,不只是氣學生不長進,也氣其他老師沒要求。校園環境無法改變,自然想換個地方透氣;因為教學而讓論文延宕,實在划不來。趁著聘期屆滿求去(國文是學年課程,一學期一聘也很奇怪),才聽說這個班,在這五個學期以來,已經換過三個國文老師(我是第四任?!),還曾經有老師把主任請到教室維持秩序……這樣想想,好像就不能怪前面幾任國文老師沒教好,光是完成課程任務,就已經精疲力竭,顧不了細節。(這種事也該早點說,比較可以平心靜氣的處理課堂秩序、抄襲事件)但其他課程,難道就沒有課堂報告嗎?不曾遭遇抄襲的問題?(我還是比較袒護學生,畢竟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論文抄襲,撤銷中山大學碩士學位之後,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與否,一直都是炒作的對象之一。是非對錯的價值扭曲,人格成長中的學子自然有樣學樣,分不清是非。老師如果沒有適時除錯,只會一直錯下去。)
有種當兵倒數,等待退伍的感覺。也有點對不起另一堂極為乖巧、成績一等的班級,感覺有同學很喜歡國文課。
~2023.12.19
~2022.12.19
~2021.12.19
~2021.12.19 在霓虹派對愛河市集。
~2021.12.19
~2020.12.19 在青島玖柒。
(2020.11.15-2021.02.28 )
#持續100天的攝影
#PictureChallenge100
~2020.12.19
~2020.12.19 在屏東市頭崙埔華山萬福宮&萬福伯公廟。
~2020.12.19 在啡嚐不可青年咖啡/Must Youth Café 。
只有一個人戴口罩是不可以的,請保持安全距離。
~2020.12.19
~2019.12.19 在台南美術館2館。
~2019.12.19 在台南美術館2館。
~2019.12.19 在台南美術館2館。
~2019.12.19 在台南美術館2館。
#聰明的就動
~2017.12.19 在五溝水。
~2016.12.19
陳氏太極拳,第十七代杜毓澤宗師系脈,我的師父是第十九代林忠石先生。這個系脈傳承很嚴謹,練了八、九年,才被師父認可,得以對外教授拳術。(當時平均每星期與師父見2次面,每次練拳2小時以上。除此之外,平時還要筆記、讀書。)
拳術類型總共有根基架一路、根基架二路、三合一、趙堡、砲錘、二套小架等六套拳。每套拳大約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,才能初步掌握訣竅。(已經荒廢了一年,現在也不敢教,得要重回師門檢定、修正才行。)
說這些的目的是,沒有一定的認知和參與,是無法掌握其中的脈絡的。
~2014.12.19
------
B&W photo challenge, Day 5/5
鄭大衛ominated me to post a black and white photo 5 days in a row.
(This image was taken in Chiayi, Taiwan.)
~2014.12.19
【被點名的人必須連續五天分享黑白照片,並每天點名另一位攝影師完成相同任務。】
---------------------
黑白照片分享:Day 5
分享主題:傳承
......沒有說明,因為這樣的標題,自己也覺得很lood。真正面對現場時,就會深刻的發現,傳承必須要有具體的規劃、策略,才有實現的可能。否則,一切都只是一相情願的口號與願景,不具任何的意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— 與張健龍。
謝謝好友 陳志昌 的點名~
很高興與張健龍老師認識,感謝你星期三晚間的分享,讓晚輩獲益良多。 看見你在同學們的作品集上做了許多的筆記,也準備了許多自己近期的作品,深深的感到榮幸與慚愧。我在活動中獲得了很多的啟發,也希望未來有機會,可以再向老師請教。(這個遊戲的規則有點強制性,不敢說是邀請,只是藉此機會用自己的照片,與老師交個朋友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B&W Photo Challenge, Day x/5. XXX nominated me to post a black and white photo 5 days in a row and nominate one photographer a day to do the same (but feel free to end up posting pictures without nominate other people).Today I nominate XXX. Title, place, exif, other info
~2014.12.19
文字/Mion〈2024金鐘獎/視帝吳慷仁演活《有生之年》「魯蛇」——誰活成了夠成熟的大人?〉
回覆刪除「編劇杜政哲向來擅長寫關係裡的離散,從台劇《16個夏天》、《若是一個人》到電影《迷失安狄》皆是如此。經歷了一場疫情後,他說這次想寫個溫暖故事,便以「活著」為題,在《有生之年》裡勾勒生命裡的起與落。」(《verse》2023/11/28 發布 • 2024/10/20 更新)
https://www.verse.com.tw/article/netflix-living-kang-ren-w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