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

1.7 深藍

究竟是與手語的頻率越來越合拍,聊天都會有手語的訊息?!😊

還是說世界有關注手語的趨勢,手語影片拍攝得精緻,陸續有得獎的成績,自然成了話題。先是馬來西亞王禮霖(2023)《富都青年》的吳慷仁,獲得2023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,隔年是香港黃修平(2024)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的鍾雪瑩,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,然後是韓國朴相禹、魏得奎(2024)《現在撥打的電話》的蔡秀彬,獲得MBC頻道演技大賞的女子優秀演技獎。有趣的是,兩位女演員都在頒獎典禮上,試圖用手語致意。

~2025.1.7



-----
2024年11月,在FB加入某個AI生圖的社團,裡面提供各種對於影像的描述(咒語),與AI實際生成結果。
以下提供某個文字描述,與AI根據描述而生成的照片。這段文字描述,根本是小說的文筆。以這個案例做為範例,掌握寫作概念的教師,應該能夠理解,學習並且使用AI,是閱讀寫作(國文)教學的突破點。鼓勵學生操作AI生圖,可以訓練圖文思考,擁有AI操作技術(資料庫建置),以及書寫能力。

文字描述(咒語):
「這張照片是在自然光線下拍攝的,拍攝的是一位年輕的亞洲女性,她留著又長又直的黑髮,坐在一個舒適、雜亂的房間內的木製書桌前。她穿著淺綠色  T  恤、豹紋外套和深色褲子,臉上帶著微妙的笑容。房間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,包括書籍、小雕像和裱好的照片,顯示這是個個人的空間,可能是個創意空間。牆上掛著一張色彩繽紛的大型海報,海報上的男孩留著短髮,牆上掛著紅白相間的文字標誌。燈光溫暖,營造出柔和的光線,突顯出桌子和牆壁的木質紋理。攝影機的角度與眼睛平視,將焦點放在女性身上,她的位置採用三分法則,讓人注意到她輕鬆的姿勢。整體構圖平衡,書桌邊緣的引導線引導觀者的目光投向被攝物體。」

以下是AI根據文字描述所產生的圖片:
作者:蔡國獻
~2025.1.7

------

高雄市立美術館 「江賢二2023個展」(2023/12/02-2024/3/10)

~2024.1.7 高雄美術館




------
論文寫著寫著……,跑去聽講座。😄
~2023.1.7 在屏東美術館。

------
每天拍照分享,持續100天的攝影。(Day 53)
(2020.11.15-2021.02.28 )
#持續100天的攝影
#PictureChallenge100
~2021.1.7
------
午後棋局
被遺忘的孫中山
~2020.1.7 在屏東公園。
------
松鼠的便當盒。🍱🐿️
~2020.1.7

因為這隻要東西吃的松鼠,才發現旁邊的樹幹上有便當。😂
~2020.1.7
------
103-1
鄭中信/影像敘事與人文關懷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/通識教育中心
~2015.1.7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4.11

  ~2020.4.11 在美濃中正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