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名的疲勞,晚間十一點回到家,開門、開燈,看見亂亂的餐桌,會心一笑⋯⋯有種特殊生活感,自己也可以為自己帶來微笑。
~2024.11.27
------今天把2015年,葉亭君老師設計的王船模型,用東港七角頭的代表色,為船身上色,總共造了五艘船。準備配合「尋找東港的顏色」攝影計畫,在2024年1月6日成果展展示,也為明年迎王祭典做準備。另外,因為信仰的不同,還有一艘諾亞方舟,會另外在甲板放動物。
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「用手機紀錄生活」
仔細想想,生命真有趣。在楊梅天主教方濟醫院出生,讀醫院旁的方濟幼稚園,也算與西方宗教有因緣。國小時期,爸爸就買了《論語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學》讀本,大學時期偏好《傳習錄》、《榖梁傳》,價值判斷離不開儒家。現在因為居住環境、課程活動,密集接觸媽祖與王爺信仰,生活場域離不開道教。而博士論文卻是做晚明佛學,常常檢索CBETA,離不開佛教經典。都有密切接觸,也都不排斥。
~2023.11.27
~2022.11.27 尋找東港的顏色。
~2022.11.27 在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 The Luo Shan Feng Recreation Area 。
~2021.11.27
「東港迎王人文影像展」
策展理念:
在2021年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的時刻,東港鎮三年一度的迎王祭典,特別具有意義。這個去除瘟疫的習俗,既是為地方居民去煞解厄,也是為臺灣、世界的災難祈福。
屏南社區大學東港分校「用手機記錄生活」課程躬逢其盛,迎王祭典期間,堅實的踩在生活的土地,以誠敬的態度,拍攝王船、千歲、轎班、陣頭,以及騎樓供桌的樸實美感,累積了許多東港觀點的迎王影像。
為了讓更多朋友看見這些影像,我們策劃了「東港迎王人文影像展」,與「懃學服務社」共同協力,仿照遶境的概念,以巡迴的方式,在東港街區分享作品,讓迎王的精神與氣氛持續發酵,展現東港的美好。期望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提供,讓這份感動,可以分享到更多的地方去。
策展單位:
屏東縣屏南區社區大學/東港分校「鄭中信:用手機記錄生活」、「鄭麗燕、王財仁:宅森林・種子盆栽」、「懃學服務社」
~2021.11.27
別人家的狗🐶
~2020.11.27 在屏東西區市場。
這則合約條文「放棄行使「著作人格權」」本身,已經是觸法了。
~~~~~~
一向對沒有作者的文章嗤之以鼻,一方面是不尊重作者,擁有所有權之後,還抹除作者的存在;另一方面則是批判不願意具名作者,沒有能力與膽量承擔責任,就靜默吧!何必書寫。
~2020.11.27
~2019.11.27
客廳沙龍:莊維倢:Incredible India –印度奇幻之旅(11/27, 19:00-21:00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