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2024.11.16
------
~2024.11.16
------
天兔的大雨過後,又來地震。@@
~2024.11.16
------
天兔的碎片?期望颱風過後的「踏溯」,一切順遂。
~2024.11.16
------
很滿足現在。不輕鬆,但順順地走。
在2020年六月,一覺醒來,左半身有點癱軟無力,騎著機車到醫院掛號家醫科,當時的門診醫師一臉吃驚,趕緊叫志工推輪椅,把我送到急診室。結果診斷為中風,住院觀察,以因應可能伴隨而來的腦溢血(還好沒有發生)。出院之後,陸續出現記憶喪失(看著蘿蔔糕卻叫不出蘿蔔糕是首次症狀),說話速度遲緩(需要時間找詞彙,組裝句子),失去數理能力(只好用悠遊卡購物),無法掌控距離與速度(開車很危險,身上常有碰撞瘀青)……。用了至少四種方式的醫學照相技術,始終找不到血栓病灶,卻明顯觀察到前額葉大面積缺氧(幾乎被綠色貼紙包起來)、海馬迴萎縮。透過諸如記憶力(無法完整重複醫師給的資訊)、數理能力(無法持續100減7)的行為檢測,再多個零點幾分,就要被判定為輕度失智了(正常人檢測值為0)。
很感謝主治醫生的直白,清楚說明失智不可逆,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,能維持現狀,便是幸運。人生茫茫渺渺的,照著醫生的處方,按時吃藥、定期檢查,嘗試地中海飲食(吃堅果),每週規律運動(增加肺活量、增加血氧濃度),穩定充足的睡眠(睡足八小時),維持現有的大腦運作強度。因為,不知道什麼叫做「維持大腦運作強度」,嘗試把自己歸零,當成嬰兒,報名文藻大學的西班牙語推廣教育班,在完全陌生的語言中牙牙學語(真的是牙牙學語)。在這期間整理論文,透過回顧,證明曾經努力活過,嘗試建立自信。中興大學中文所博士班甄試上榜,完全是個意外。這個意外,萌生了目標。
面對病體,戰場是自己跟自己的戰鬥,早就與他者的競爭無關了。到中興大學唸書三年,這六個學期一步一腳印的慢慢走,像似鐘擺。為了訓練記憶,同一篇文章、同一本書籍,重複讀兩次以上;為了準備筆試,避免忘記「字」的模樣,時時手寫筆記。陸續完成修業學分,達成畢業門檻的種種積分,在第五個學期,通過博士候選人資格檢定。有節奏的參與研討會,已經發表五篇文章,另外還有一篇明年即將發表(正在奮戰中)。投稿核心期刊兩篇,都已經通過編輯委員會初審。這場鮮少有人知道的沈默戰鬥,給自己三年一度的檢視,算是檢核通過了。在確診三年後的MRI磁振照影,大腦缺氧已有改善(表示運動有效),海馬迴竟然微微長大,間隙稍稍變窄(海馬迴可以長大?!證明腦部確實維持著強度,沒有偷懶)。至於腦殼裡的蛋白質生成、分解,名之為阿茲海默的病理戰役,就只能交給醫生與科技了。(應該還可以樂觀的繼續「維持現狀」一段時間)
要持續戰役,得要有資源。所幸有諸多善緣,幾個學期下來,獲得數個兼課機會,維持基本開銷,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。此刻,最期待的是期刊論文獲得刊登,獎學金申請通過。(競爭求職是現實的)好不容易從泥沼爬到岸邊,從谷底爬上了平原的選手,還是得要有些亮眼的經歷,才能爭取進入學術場域的參賽資格。給自己肯定的是,雖然有病,整體表現不算太差。想要跟健康的人一樣,正常活著的意志力與續航力,是與眾不同之處。至於,負傷且遲到的選手,能不能被接受,就有賴機緣和運氣了。
備註:
1期刊論文改不完,研討會論文寫不完,博士論文停擺,卡關、碎念,回顧過去、訓練記憶、鍛鍊文筆,摸一摸前額葉、戳一戳海馬迴。XD
2在佛光山發表的文章,獲頒為佳作。主持人在閉幕式佈達訊息,得獎的六篇論文,是由成功大學陳玉女教授所評選。能被臺灣佛學研究的重要學者所肯定,是莫大的榮耀。(那篇文章本文不到一萬字,篇幅小得跟螞蟻一樣。羞!)
有件事總想對妳說,縱使明知道存在著失去的風險,卻依然想跟編織的想像做個了斷,才能大步向前。在過去的一年裡,我曾經愛過妳,卻十分明白,那是在感激下所產生,不切實際的想像,無法接受現實的考驗。大學時代時常獨處,如果有情愫,早就動搖了,不會到今天才萌生愛意。我已經失去三十年的愛情,已經不想再失去了,想好好地珍惜僅存的友情。不過,那份終於被拯救的感謝,是不會改變的,每次遇到順心的事,總是想要謝謝妳。
對於未來,應該不會再有婚姻,或許會談談幾場戀愛。因為阿茲海默無法根治,縱使遇到真愛,也得為對方留下後路。總之,順順地走。也祝福妳,可以順順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