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了一杯敬神的水
為了維持肺活量,讓血氧不至於太低,避免大腦缺氧,每週至少兩天夜間慢跑。通常都是晚上九點之後出門,到勝利新村跑幾圈,這個時段人少、車少,園區的燈都還未熄滅,空氣也比較涼爽,跑起來很舒服。雖說是路跑,也只是四百公尺標準操場,持續跑步三圈到四圈的距離,大約一公里而已。這個距離,大致是額頭滴汗、衣服稍微被汗沾溼的程度。然後,會往火車站的方向,到慈鳳宮跟媽祖娘娘打招呼,再漫步回家。
晚上九點半才出門,依例到媽祖廟拜拜時,時間已經有點晚,遇到值班人員正在關主燈。因為還算是常遇見,總是會點頭打招呼。在拜拜完媽祖之後,走向後殿準備拜觀音菩薩、太歲星君、文昌帝君,一位年紀較長的大哥走過來說到「等一下到五樓,三坪祖師的供桌上有一杯水,你去拿來喝,保平安。坐電梯上去」。似乎看見我的困惑與遲疑,大哥說「去拿來喝,沒有關係。喝看看拜過神的水,有什麼樣的滋味」。
從來沒到過五樓,不確定三坪祖師在哪裡,深怕拿錯了水,對神明不敬,心中有點忐忑。結果,還真的只有三坪祖師的供桌有水,而且只有一杯,於是依順序向五樓的所有神祇敬拜之後,恭敬的拿起水杯,小心翼翼的飲水。水的滋味很令人意外,竟然有著埔里泉水的甘甜,如果沒有喝其他的水沖淡滋味,可能會持續回甘。心想,這杯水應該取得不易,在宗教禮儀加持下,更具珍貴。於是走到五樓的涼亭邊,舉起杯子,朝向月娘也敬了一下,分享這杯水。還不至於對影成三人,但愉悅的心情想讓人坐下來,靜靜的賞月、吹風。
很感謝廟方的慷慨,覺得鬱悶的心情被紓解,壓力被釋放。離開前,不厭其煩的到媽祖娘娘面前道晚安,也跟那位大哥打聲招呼、說謝謝,用舒緩的步伐回家。
~2024.11.17
------
~2024.11.17駁二藝術特區 The Pier-2 Art Center 。
------
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「用好奇的眼睛重新開始」最後一週,班刊與策展討論。為期六週次(1學分),很迷你、很盡興的一門課。
沛彣/拍攝
~2024.11.17
------
回收站的聖誕節。每年都有燈飾,會越來越繽紛。
~2023.11.17
「有必要靠那麼近嗎?」
「有!因為後面兩尊也要入鏡😊」
~2023.11.17
屏科大古佳峻博士USR計畫,帶領學生參與赤山社區,有社區攝影、文字書寫,還有人物專訪,即將於11月22日開始,在老厝54舉辦成果展。幾個人只用幾個小時布展,高速效能。喜歡這一面牆。
相框以及絲瓜棚架的看板,是社大木工老師楊東河(東久禾野)協助製作。Podcast由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郭玲君(古靈精)指導錄製。
~2023.11.17
~2022.11.17
課程名稱:平和里的手機課:用影片編輯生活週記
當攝影已經成為日常,如果可以把累積的照片,組裝成一個影片,那會是更加精彩的紀念。 現在的手機功能已經夠強大了,下載簡易的APP,便可以製作影片囉!這次,就讓我們用手機剪輯影像吧!
從12月上課(每週二晚間19:30-21:00)為期10週
鄭中信、羅裕欽共同授課
第1週:授課進度說明。手機功能介紹,下載剪輯APP。
第2週:基本剪輯概念,製作第一個影像作品。
第3週:讓作品更連貫,分鏡圖概念說明。
第4週:讓畫面更好看,構圖基本概念。
第5週:把聲音加上去,聲音錄製、找尋喜愛的配樂。
第6週:活用軟體的功能,動畫的製作原理。
第7週:製作生活週記1:街區導覽。
第8週:製作生活週記2:店家導覽。
第9週:製作生活週記3:整理、討論與剪輯。
第10週:播映、分享影像成果。
從12月上課
時間:每週二晚間19:30-21:00(90分鐘)
地點:平和里里長辦公室外廣場
學費:1人500元
(總共10堂課,平均1堂課50元)
私訊專線「在地方人文空間」
~2020.11.17
(2020.11.15- )
#持續100天的攝影
#PictureChallenge100
早安山丘 Morning Hill 早午餐(品牌總部)(屏東市博愛路)
早餐的無聊對話。
我覺得臺灣是個「乾淨」的地方,到處都是蘄艾、雞蛋花這種驅邪植物,妖魔鬼怪無處可逃,只好退散。
然後就有人笑我,我的頭腦歪了,而且歪很遠。一般人會說臺灣瘴癘之氣太重,所以才需要種這麼多的驅邪植物好嗎!@@
......我是既民俗又科學,而且正向思考好嗎! 🙂
~2020.11.17
------
到歸來慈天宮拜拜,意外遭逢三個第一次:
1-第一次近距離直擊煙火施放。(原本以為早已經結束,想在人潮減少時,過去拜拜)
2-第一次STAGE舞台車上的歌手,朝我們丟餅乾。(其實只是路過)
3-第一次從頭到尾觀賞,STAGE舞台車如何變成一台平凡的貨車。(其實是在等車流疏散)
沒有慾望或救贖,只是跟媽祖娘娘問聲好,為開廟門而歡喜。回到家,看見香港如戰場,有了祈求平安的願望。不希望「今年香港、明年臺灣」,希望人權的普世價值,可以真正被重視,世界各國(包含臺灣)開始協助香港,臺灣可以真正的自覺,保有民主與自由。
在活動最後一天,跟媽祖娘娘問好,正好遇到(21:30)活動尾聲的煙火。
~2019.11.17 屏東歸來 慈天宮。
難得兩人都覺得好吃😋
~2019.11.17 在鬍子先生咖哩專賣店。
依據街頭趴趴走的經驗,真心覺得屏東市的狗,也有高齡化的趨勢。(都有關節炎,走不動,要禮讓 QQ)
~2019.11.17
------
屏東影像月:
偶然沙龍+電影閱讀分享會+包場活動
李立劭(2016)《那山人這山事》紀錄片觀賞和映後座談
感謝徐士桓(屏東鳳凰扶輪青年服務團)促成這次的活動,也感謝導演李立劭(艾巴克影像體有限公司)與來自泰北的朋友劉智明(曾經擔任國小老師、帕黨村村長職務)一同蒞臨。
~2018.11.17
南台灣的朋友與這裡的選情一樣火熱,今來到屏東放映[那山人這山事], 觀眾是一群即將到泰寮邊界帕黨村志工服務的屏東扶輪社青年.
他們逐一看完了[滇緬遊擊隊三部曲], 希望先藉由紀錄片了解歷史與文化,為行前的志工打基礎, 有別於其他蜻蜓點水的團體,他們為此召開深度課程做準備,將海外服務視做生命的重要學習歷程, 有人已連續跑了七八趟泰北, 認真的程度讓我對這群年輕朋友寡目相看!
放映會中 曾經在影片中出現的帕黨 劉智明村長,也現身屏東,來現身說法。謝謝屏東鳳凰扶青社及徐士桓。
景泰英#在地方人文空間#
~2018.11.1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